每到春节,耳边总会响起“年味淡了”的感叹。
当我们怀念“年味”,我们怀念的,究竟是什么?
是物质匮乏时代,只有过年才能出现在餐桌上的丰盛食物?
是童年记忆里,“过年不用写作业”的放松和快乐?
是旧时,街坊邻居在一起,互相拜年,走街串巷的热闹?
当“过年”跟平时的生活越来越趋同,我们怀念的,其实是一种独属于春节的仪式感,和曾经那种热切期待、参与其中的氛围。
而这两年,感叹“年味淡了”的声音好像变少了。
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,正在以独特的自然风光、人文魅力和丰富的民俗活动,诠释着独一无二的“中国年味”。
陕西西安,大唐不夜城灯火通明,身着汉服的人们穿行其中,李杜诗词、霓裳羽衣一一在眼前重现,一秒梦回长安。
大唐不夜城
河南开封,清明上河园花灯烂漫,极尽风雅的书法、宋画、香道、茶道,让人仿佛置身繁华的北宋东京城。
清明上河园
四川阆(làng)中,春节老人赐福、画门神、亮花鞋……代代延续的民俗活动,讲述着“春节文化之乡”的传奇和来历。
阆中古城
广东潮汕,刚劲壮美的“中华战舞”英歌舞,把过年的气氛烘托到最高点……
潮汕英歌舞
而在中国东南部,有一个山与海共同造就的地方。这里的人们,对“过年”更是有格外澎湃的激情。
这里,有长达46天的过年时间,让外地人直呼羡慕。
这里,有“山珍海味”共同赋予的年味盛宴,每一口都是好彩头。
这里,有格外丰富热烈的民俗庆典:拜天公、游神、跳傩火、打铁花……堪称最佳春节气氛组。